2009年5月15日

关于一篇讨伐应试教育短文的读后感

去李网看了看,遗憾没有找到原文。不过我觉得原文为了表达他/她的意思,有些“过”了,矫枉过正的过。本意是好的,倒是让人觉得假了。为了证明我没有乱说,把我的观点列在下面了。我们可以教小孩子很多东西,但是很重要的是,我们的方法。我们的存心,他们慢慢才会体会,但是我们的方法,他们马上可以学会。

李网的很多讨论都不错的。在国内的,确实父母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
btw. 作为例子的外国的小学功课,比 Joseph 的功课要难,而且多。javascript:smilie('汗')

最初由第7149楼 的 上海悄悄 发表:
假如你出生在三千年前,你如何证明地球不是平的,而是圆的?

转自李网,马可——


我任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,有一次给孩子们提了个问题:“假如你出生在三千年前,你如何证明地球不是平的,而是圆的?” 理论应该是实践的总结,简单的问这个问题似乎也有些“应试”的味道

这个问题引发了火热的讨论。

有同学说:“太阳是圆的,月亮是圆的,因此我想地球也是圆的”。
立即有人反驳:“那是科学猜想,不是科学证明”。
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,不是平的,同学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方案。

方案一:眼见为实
有人说:“古已有孔明灯,可以造一个巨大的热气球,升上天空一看,再环球一周,便眼见为实了!”
马上有人反对:“热气球升不了那么高,看不到圆地球,只会看到平的地面;而且热气球受地心引力影响,会随地球自转而转动,无法实现环球。”两个反对的理由是错的。可以拿一个篮球做示范,看到的是圆,而不是方。

方案二:笔直向前
有人说,“立一个桩,一直朝固定方向直线前进,如果回到立桩,证明地球是圆的”。大家反对:“地球是方的,也能绕回到立桩。” 此“方”非彼“方”,显然改变了论题,老师应该指出地球的方指的是“平面”。可以趁机带出平面与立体。

方案三:建等高立柱
有人提出,在地表建等高立柱,一直沿直线建下去,如果地是平的,应该一直能看见立柱,即使立柱远到看成一个小点,夜晚应能看到立柱上的火焰。而地球若是圆的,将逐渐看不到立柱和火光了。
反对者说:“地球可不是光滑的乒乓球,地表有高山峡谷,高原、平原、盆地,地势多复杂!”建等高立柱的主意就被否定掉了。能够提出等高柱的应该是“应试”的书本中教出来的孩子。

方案四:眺望大海
为了避开复杂的地表,又有同学提出,造一艘大帆船,桅杆足够高,远眺它从海平线驶入视线,应会先看到船帆的小半、一半、大半……最后现出全部船身,这证明地球表面是曲线的。
有人提出异议:“理论成立,但无法操作,三千年前没有放大镜、望远镜,无法看帆船的出现过程,远处的船只是一个小点而已。”老师和同学们看来应该去海边实地看一看,而不是“想象中。。。”

方案五:月相
有人说,月的圆缺就能证明地球的形状。
细思量,将太阳、地球、月亮的位置关系一画,发现它仅能证明月球的形状。大错特错!

方案六:月全食
又有一个方案,观察月全食的过程,从满月渐变为弯弯的月芽,月食过程会切出规则的弧线,可证明地球是圆的。若地球是平的或是方的,应该会看到切出有地球方角的月亮,或切出的是有着一条直线的一系列弓形。

有同学反对说,“即使月食过程会切出规则的弧线,满月渐变为弯弯的月芽,并不能证明地球是圆的。谁说地球不是圆的就是方的,而不是其它古怪的形状。假设地球是一个带有长长尖角的球体,我们可能会看到与现实相同的月食过程!假设地球是其它不规则形状,月全食时,我们没准儿会看到不可思议的古怪月亮。”

这位同学的想法非常有创意,在大家都围绕地球方圆的问题团团转时,他的思维却不被题目禁锢!这位创意同学天马行空的言论,引发满场欢笑。
同学们谁也没亲眼见过月全食,观察月全食又比较难等,大家又开始寻找新办法。

如果能够明白月食,地球还能不是圆的?!不是非得要月食,方案五,是同样的思路。

方案七:利用阳光和影子
最后,有同学想到了利用阳光和影子。
有位同学提出,取相同的物体,比如同样长的木棍,同一时间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测量木棍影子的长度。如果地球是平的,同一时间相距数公里远的木棍投下的影子长度应该始终一样;而如果木棍的影子长度不同,证明地球表面是曲线的,地球是圆的,而不是平的!

这个方案令我吃惊,不,非常震憾!因为他的方法与古希腊哲学家埃拉托斯内斯的方法一致!当年,通过影子的角度,埃拉托斯内斯推算出地球的圆周约为25000英里,这个数字只比实际差了不到100英里。

这是我认为本文最“假”的一段!javascript:smilie('狂怒')为什么?因为这个方案太完美了。特别是“同一时间” 和 “数公里”, 而且自动忽略方案三的地面不平。我只能说“太”完美。

备注:
马可的学生们是传统应试教育中掉队的一群,他们普遍厌学,作业抄、考试抄,多数一窍不通。


为了一个“震聋发聩”的结论,而“作”了这一篇文,不应该啊!

没有评论: